【基层统战】园艺学院:同心绘就统战春色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04-06 15:10:41 来源:园艺学院 作者:园艺学院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大统战工作格局,生动展现基层统战工作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即日起,本网推出“基层统战”专栏,重点呈现各中层单位在思想引领、品牌打造、服务实践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旨在激发基层统战活力,推动形成“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一、统战成员基本情况

园艺学院现有民主党派教师8人(民建3人、民盟2人、民革2人、九三学社1人),无党派人士2人。学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10人均具有高级职称(教授7人、副教授3人)。学院统战对象数量虽不多,但均是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带头人或主要骨干,在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统战工作开展情况

(一)画好"同心圆":在思想引领中凝聚共识

学院坚持将政治引领融入专业特色,组织统战成员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开展"红色园艺"寻根之旅,赴重庆、贵州等红色革命老区调研种质资源保护、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咨政报告2份,其中,由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农林与乡村旅游专委会委员、学院蔬菜学系主任卢威副教授撰写的《推动成都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获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在"院长书记会客厅"里,与统战成员共话"园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年均联合开展专题学习6次。联合民主党派支部开展“同心·园艺讲堂”6期,邀请校内外专家解读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战略,覆盖师生200余人次。

搭建"连心桥":在事业发展中深度融合

学院通过"党派出题、党委搭台、团队攻坚"模式,民盟盟员、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吕秀兰教授带领的果树生理生态与安全优质高效栽培团队,聚焦高温高湿弱光下葡萄欧亚种成花难和缺乏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瓶颈,自主选育和鉴选出多样化优良品种25个,突破性创建产业链四大关键技术体系,结束了西南地区无规模化种植高品质葡萄的历史,在彭山、西昌建立20万亩优质葡萄基地,主持完成的“西南地区葡萄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民建中央农业农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十大女杰、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焕秀教授带领团队围绕辣椒、菜豆开展科技攻关,先后主持选育“泡椒1号”“川紫无筋豆”等蔬菜新品种5个;民建中央农业农村专委会委员、民建雅安市委副主委、川农大总支主委贺忠群教授聚焦蔬菜生理与环境调控开展研究,自主选育的“川雅1号”佛手瓜已在重庆、宜宾、雅安等地推广万余亩;无党派人士、学校首届知联会会长杜晓教授长期从事茶叶质量与感官审评研究,担任多个茶学研究院院长和大型茶企技术顾问,在四川乃至全国茶叶审评领域享有崇高威望;无党派人士、学校现任知联会会长、学院副院长孙勃教授深耕在芥菜育种与品质调控领域,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等项目5项。近两年,民主党派成员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占比达30%,真正实现了"专业建功"与"统战赋能"双促进。

浇灌"暖心田":在服务社会中彰显担当

学院党委着力构建大统战格局,以“党日+工会”活动模式,组织党内外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共建"联建基地",与雷波、汉源、汶川、茂县、沐川、宜宾、广安、巴中、南充、成都天府新区等基地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用技术助力深度贫困县脱贫,用科技赋能基地县(区)乡村振兴,用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殷殷嘱托,用成果交出了最好的统战答卷。

三、工作体会下一步打算

学院统战工作能够顺利推进,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工作,一是用好"三个结合":党派所长与学院所需结合,组织生活与专业活动结合,政治引导与情感交融结合;二是建立"双走进"机制:党委委员走进党派基层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人士代表)、党派成员列席学院重要会议。

接下来,学院将以无党派人士工作室授牌为契机,合力打造"同心·园艺工坊",为各民主党派提供专属活动空间,持续推进“书记院长会客厅”,尝试设立“金点子基金”,鼓励更多党外教师建言献策,努力办好“同心·园艺讲堂”,构建“党委-民主党派”联系机制,共同推动学院打造省级党建标杆院系。也期待学院的"同心路"、"连心树"、"团结果"更加绿意葱茏、果香浓郁,携手绘就"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统战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