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奖仪式在成都举行,全省247个项目荣获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我校获得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1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主持获奖数在全省高校中位列第3,其中党外人士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项。
无党派人士、农学院吴卫教授主研完成的“国家中药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立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示范”成果荣获了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针对中药种质资源保存、科学评价与产业化关键环节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中药种质资源保存的多元技术体系,建立了中药种质资源的多维评价方法,围绕珍稀濒危、大宗道地、民族民间特色中药种质资源,开展了中药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大品种栽培关键技术、产地加工与炮制关键技术、创新药物与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了中药种质资源的多元保存、多维评价和全产业链开发的研究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中药种质资源的战略保存、科学评价和创新应用提供了范式。
民建会员、资源学院胡宗达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川西山地高山栎固碳增汇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了科技进步三等奖。本项目从研究川滇高山栎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入手,以恢复川西山地受火灾、樵采导致的退化的森林植被和提升固碳功能为科技攻关目标。历经多个国家级科技支撑课题、省应用基础研究等项目的连续资助下,集中联合攻关,采用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并结合固定样地监测、模型模拟和3S 等多种技术手段,完成了“川西山地高山栎固碳增汇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成果。在川西山地高山栎起源与空间分布、群落特征与稳定性、群落生物量与碳储量、不同退化高山栎恢复与固碳增汇技术、碳储量空间分布与碳潜力评估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为正确评价、合理经营川滇高山栎林,使其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为川西山地高山栎林质量精准提升、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提供了科技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今年5月,省政府修订颁布了《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简称“办法”),从强化奖励导向作用、加大青年人才激励、优化奖励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完善。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是新办法修订实施以来开展的首次评审,具有进一步强化原始创新性,更加贴近产业重大需求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