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贺君:精心育桃李辛勤扶栋梁
发布日期:2019-05-22 15:42:41 来源:校园新闻网 作者:雷晏琳 卢俊宇

人物简介:吴贺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引进人才,食品学院包装工程系主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 6篇,EI 4篇和CSCD 6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的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现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和中国化工学会会员,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Journal of Food Science》、《农业工程学报》和《包装工程》等国内外学术期刊通讯评审人。

 

乐洒甘霖育新苗

吴贺君来校工作时,我校包装工程专业刚开设不满3年,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亟待提高。

通过不懈努力,近年来他先后获得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二等奖、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校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包装结构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挑战杯四川省一等奖、创青春四川省银奖,首届高校创新创业创造精品成果展优秀奖各1项及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篇,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3项、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项目1项。

作为新生班主任,面对同学们对专业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困惑,吴贺君在新生接受入学教育之际第一时间就会为全班学生进行一次有关专业介绍的讲座,从本专业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到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等,让学生们对本专业有了全面认识。回忆起那次讲座,包装14级学生(现食品学院18级硕士研究生)卢俊宇说,正是入学时听了吴老师的专业介绍,让自己真正知道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将来能干什么,也从那时起坚定了努力学习的信念。

4年来,吴贺君始终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2016年他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包装2014级2班先后荣获校级优秀团支部、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作为专业任课教师,吴贺君承担了数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利用自身材料学的专业背景,结合包装工程学科相关课程的理论体系、研究前沿和行业动态,特别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及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提高。

谈起吴贺君的课堂教学,包装2016级学生赵茂洁介绍,吴老师每次上课时总会先花几分钟时间把上一次课的重点内容再总结回顾一下,起到很好地承前启后的作用。吴老师讲课思路很清晰,会经常与其他课程内容联系,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此外,吴贺君积极参加各种包装教育研讨和学术会议,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并反哺课堂教学,在2017年获得学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二等奖。

喜看桃李香天下

作为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指导老师,他从论文选题、实验开展和结果分析等环节,都会对每个学生严格把关、悉心指导。哪怕是下班或周末休息时间,只要学生有需要,吴贺君都会尽量第一时间赶回办公室或实验室,与他们现场当面交流,答疑解惑。

无论是学生的论文还是比赛项目申报书,他都不厌其烦地从内容框架、格式规范到答辩PPT等给学生指导和修改建议。在2018年“创青春”比赛的备赛期间,吴贺君一有时间就召集参赛学生团队,讨论申报书内容,PPT展示、宣传视频拍摄和材料制作等,最终获得了四川省银奖,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收获到很多东西。这也是继2017年吴贺君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四川省一等奖后又一个重要奖项,让包装专业本科学生的双创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面对学生,他总是循循善诱,指导出多名包装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如2012级胡彪、2014级彭巧梅和2015级刘蕊均保送到武汉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我研二在拓展课题新方向时,实验做了半年没有取得进展,我当时非常沮丧。但是在那段期间,吴老师一直鼓励我不要轻易放弃尝试,并耐心地与我分析研究思路,设计实验内容,修改文章,最终获得了突破,3个月内2篇SCI论文相继被接收发表,这离不开吴老师的悉心指导。”谈起学习和科研经历,吴贺君指导的2016级研究生雷晏琳说。

德克萨斯大学物理系的著名教授Steven Weinberg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有关科研人应有的四准则,吴贺君喜欢取其中3点与学生分享:“边干边学,不要彷徨;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忍受寂寞,注重过程。”他内心希望同学们做学问和做科研都能潜下心,好好走这段科研的行者之路。

吴贺君介绍说,目前食品多采用塑料包装,可能存在的有毒单体残留,添加剂迁移会产生食品安全隐患且使用废弃后因难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四川果蔬资源丰富,但果蔬经加工或食用后会剩下大量的皮渣等副产物亟待资源化利用,容易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于是,他创新性的提出利用西瓜皮、柚子皮及火龙果皮等果蔬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制备新型绿色食品包装膜,这不仅能促进果蔬产品深加工提高副产物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率,又能拓宽绿色包装材料的种类以减轻传统塑料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已经发表SCI论文2篇(单篇IF=5.089)、EI和CSCD论文4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

他希望指导更多学生,都能在包装工程专业研究上取得可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