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圆桌
主持人
史晓露
圆桌嘉宾
杨 萍
省人大代表、德阳广汉市麦浪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
刘家琴
省人大代表、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观音阁村党支部书记
马 均
省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早在4500年前,古蜀先民就开始种植水稻。如今,在这片蜀乡沃野,粮食产量更是屡创新高。
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聚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四川如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省两会上,代表委员有话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
以园区为引领靠科技做支撑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主持人:广汉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目前在“天府粮仓”建设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杨萍:我们从2011年开始规模种粮,目前合作社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700亩。我们的合作社位于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这里也是全省第一个国家级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发展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田块整理、田形规划,更利于我们的机械作业,现在园区已经用上了无人驾驶的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植保机。随着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成本也进一步降低。相比前几年,如今我们每亩地生产成本少了300元,亩均粮食产量提高了50公斤,每亩地可增收两三百元,效益非常不错。
同时,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上,我们的产业园也发挥了作用,能够示范引领更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应用新成果,提高生产能力和产粮水平。
主持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如何理解这个“更高水平”?
马均: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科技水平要提高,要有更多新的优良品种;二是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要提高,通过核心技术攻关,让粮食生产更加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三是农业管理水平要提高,要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让新技术能迅速运用于田间地头。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解决好“谁来种粮”问题
主持人:和成都平原相比,我省丘陵山区的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落后,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还存在哪些短板?
刘家琴:以我们村为例,在没有实施高标准农田和土地整理的地方,基础设施还不够好,机械化程度还不够高,这导致种植成本偏高。同时,现在农村很多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种粮的年轻人不多,需要解决“谁来种粮”问题。
马均:第一,良田建设方面,四川地形地貌复杂,目前丘陵山区“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面积偏小;第二,技术方面,现有粮食品种和种粮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既要提高粮食产量,又要提高粮食品质,还要提升种粮农民的经济效益。
主持人:下一步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杨萍:一方面,要对新品种、新技术加强推广,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经验交流,影响更多产粮大县。
刘家琴:下一步,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我们村正在实施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未来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种植成本。还要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通过发展适度规模化种植,解决好“谁来种粮”问题。
马均: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培育更多具有突破性,高产、优质、高效、高抗的粮食作物新品种。要研发更多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的核心新技术,包括机械化生产技术,绿色优质安全生产技术等,让我们的“天府粮仓”不仅装满粮,还要装满优质粮、放心粮。
新闻链接: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30114/2883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