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兰,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计划”入选者、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葡萄首席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主持审(认)定、鉴定果树新品种27个,撰写水果地方标准28个,发表论文150余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主要事迹
8月以来,四川遭遇连续高温天气,四川农业大学“水果教授”吕秀兰比往年更忙。刚刚从西昌回来,年近6旬的她又赶赴茂县,顶着烈日深入田间果园,解决高温天气对葡萄和羌脆李生长的不利影响。“这个时候是葡萄李子收获关键期,果农就盼着有个好收成,我们尽力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提质增效。”
“水果教授”吕秀兰。
每年200余天战斗在水果产业第一线,这就是吕秀兰几十年的工作常态。高原涉藏地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都有她在果林间穿梭的身影;李子、葡萄、樱桃,都是她辛勤培育的“孩子”;山高路远、高原缺氧、风吹日晒,都没有阻挡她带领老百姓致富的脚步。“吕葡萄”“吕樱桃”“吕李子”,在四川各个葡萄、李子、甜樱桃产区,可谓家喻户晓。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雅安市汉源等地引进甜樱桃品种后,出现了树势高大,八、九年不开花,或者开花不结果的情况。不得已,当地农户们开始大量砍树,寻找其它脱贫路子。吕秀兰帮助村民查找原因,主要是甜樱桃授粉树配置不当、对其植物学特性和生长结果习性不了解、未系统研究其成花调控技术等。她发现汉源白樱桃可以作为甜樱桃的授粉树,让甜樱桃成功结上了果。而她研发的以营养调控、化控和修剪相结合的成花调控技术,实现了甜樱桃丰产。
吕秀兰指导果农。
以前,汉源甜樱桃管理缺乏科学技术,裂果非常严重,极大影响了种植户的收入。吕秀兰等人通过多年努力,进行了甜樱桃安全丰产优质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这套技术于2009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把裂果率从25—30%下降到5%以下,把每个品种的成熟期相对集中到3至5天采收,对于恶劣天气的抵抗能力更强。如今,四川的甜樱桃已经走进全国各省市场,成为消费者喜爱的佳品。
“现在年轻人都不种地喽,要培育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发展农业!”在吕秀兰看来,高原山区难以留住人才,必须培育一批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
通过面对面传、手把手教,吕秀兰在果树生长萌芽期、花果管理期、果实成熟期及冬季修剪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每年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技术骨干数百人,培训果农5000余人次,发放资料1.5万余份。
吕秀兰不仅是技术成果的“研究员”“培训员”和“推广员”,更是脱贫攻坚战场的“女战士”。被山上的树枝划伤了胳膊也无所谓,高温下在地里一呆就是一下午,晚上回去洗脸时被晒伤的地方火辣辣的疼……通过多年的探索,吕秀兰创新形成了一种特色帮扶模式:建立一个基地,浓缩成一个样板,成为一个看点和亮点,带动一方产业,辐射整个行业。她带领团队先后在凉山州和汶川县、茂县、汉源县、理县、九寨沟县、屏山县等地形成了李子、葡萄、甜樱桃产业脱贫品牌,每年直接带动四五千人脱贫致富,2021年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随着年龄增长,吕秀兰的颈椎、腰椎和膝盖陆续出现问题,这几年她嘴上说着不干了,可果农一有啥情况,还是第一时间赶过去。“生产耽搁不得呦,要加快脚步,把深山里的‘小水果’做成‘大产业’,让农民生活更加甜蜜!”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36157192155038244/?tt_from=weixin_moment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3×tamp=1661686323&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_moments&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2082819320301015811603611AC6A90&share_token=5e3a5c28-c67c-4bd7-b4c0-35cc8d09ea9d&group_id=7136157192155038244&source=m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