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赤诚初心未改 守正创新育人
发布日期:2024-11-28 10:25:23 来源:法学院 作者:法学院 审稿:周海波

个人简介:刘娜,无党派人士,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四川省宪法研究会会员。雅安市人民检察院首届检察听证员、雅安市监察委员会第二届特约监察员。先后主持(研)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与调研、起草省级立法项目3项、地方立法项目8项,参与撰写获省级领导批示政策报告1篇。

2005年,刘娜满怀憧憬来到四川农业大学工作。作为法学专业创始初期团队一员,她经历了法学专业跌宕起伏的成长壮大,也见证了学校日新月异的建设发展。

以本为本,潜心教学工作

冬去春来,刘娜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高质量开展教学工作。她深挖课程内涵,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智慧课堂。以课堂抢答、随机抽点等方式加强课堂互动,借助专题学术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在学生的参与中激发他们思考的火花,在课堂的教学中传递法律人的责任、勇气和担当。

与此同时,她还注重教学质效的稳步提高以及教学资源的优质供给,历年来主(参)编了教材8部(其中规划教材3部),构建了优质特色课——《刑事诉讼法》。默默耕耘终获肯定,她获得了四川农业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主讲的《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先后获评为四川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刘娜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育人需要走心。教学除了注重广度、深度及精准度,还应有温度。她注重学生获得感,通过作业评价、模拟立法引导,立法调研指导等方式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变现。“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参与社会治理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个人价值。

以身作则,投身专业建设

一花不是春,独木难成林。刘娜充分认识到专业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其中。在担任法学专业负责人期间,她承担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专业发展建设大纲撰写、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课程建设推动、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拓展、校地合作育人平台搭建、辅修学位管理以及“三教”改革深化等工作。

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学成果、优秀教材等关系到法学专业建设质量等项目的申报过程中,她和同事以办公室为家,挑灯夜战、字斟句酌连续奋战数日修改申报书。“有时儿子陪我写申报书到凌晨,我俩走在冬夜寒冷、行人寥寥的大街上,看到依然在努力工作的人,我鼓励他,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当全心付出,才会不留遗憾”。那些埋头苦干的日子她至今还记忆犹新。在法学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法学专业于2020年成功获批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主持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过程中,她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与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充分听取师生代表意见,与兄弟院校专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主动调研实务部门及社会用人需求,立足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大计,与同事们一起反复打磨方案,着力激发专业新活力,为法学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南。

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择业也是刘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推广法学专业人才,密切专业和实务部门的联系,强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她和同事们充分利用毕业生双选会契机,主动转变就业策略,积极创新育人思路。她积极调研实务需求,把握校招的难得机会,现场邀请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发展、品质培育等方面建言献策,力图通过“人才接收点”的反馈反向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避免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增强学生专业知识变现的能力,缩短学习和就业的距离,为培养出复合型的法律人才努力。

为解决用人单位对我校法学专业及人才培养了解太少因而到雅安校区招聘热情不足的难题,她和同事利用毕业生双选会立新局、开新篇,转变思路,主动与双选会现场众多人才主招方向非法学的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如远大生命科学集团公司、中华工第七建公司等。通过介绍,用人单位获知了来自法律实务部门对我校毕业生的良好评价,对法学专业学生基础扎实、认真踏实等优良品质有了深刻印象。她向用人单位不厌其烦地介绍我校融合法学专业与其他专业进行综合性人才培养的优势,推广“川农特产”人才。除推广专业和人才之外,她和同事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盛邀其下次参加我校双选会,以构建常态化就业机制。

为促进法学专业学生尽早进行创业就业规划,使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品质塑造目标清晰,在其任专业负责人期间还遵循传统将双选会信息发布至各级法学专业年级群,鼓励学生现场了解职场动态。不少低年级学生到双选会主动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及要求,使得他们对未来努力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帮助他们逐步找到准确的定位。

以心换心,关注学生成长

刘娜是小班同学一位和蔼可亲、值得信任的好老师、好朋友。自入校以来,连续担任数届班主任,她认真践行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注重对学生爱与责任的教育,做他们学业及人生发展的引路人。在她看来,学生成长为有用之才即为她工作的最大肯定。为加强与家长交流,她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抓住新生入学和毕业季两个关键时间点,主动反馈学生成长、发展情况,传递就业信息,真正激活家庭教育资源。她经常自掏腰包准备礼物与大家共度佳节,时常追踪小班每位同学情况,对于家庭贫困、毕业季暂无去向的学生她总是默默给予精神支持和物质扶持,在小班中营造出团结向上的家文化氛围。近年来,她所带小班分获校级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小班学生获评校级优秀学生标兵。她本人2022年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

“最好的沟通方式是谈心,2019级小班同学到大三的时候,我挨个找过来单独谈。先帮他们厘清未来的职业方向,建议不要盲目考公考研,有些同学就业思路逐渐发生转变,开始积极求职,我也积极为他们提供岗位信息,分享求职技能,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同学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她认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能浮于表面,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因势利导,以心换心。

如今,她带的小班学生有的在著名院校深造,有的已成为优秀的律师、法官、检察官,大部分仍与她保持着紧密联系。

以术为基,参与社会治理

刘娜认为,作为一名教授人文学科课程的老师,绝不能使知识脱离实际,变成空中楼阁,教授的知识应当实时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民族发展大计同频共振。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她注重理论研究向成果应用转化,积极参与涉及环保、基层治理的社会服务。她参与撰写获省级领导批示的政策报告1篇,主持(研)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与调研起草《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等省级立法项目3项、地方立法项目8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领导专门就《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地方立法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其在新村立法上的探索价值和开拓意义。《雅安市村级河长制条例》被新华网等数10家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刘娜实实在在耕耘、无私奉献的写照。她深知,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依旧任重道远。今后,她将继续扎根教育沃土,以更高标准的工作要求,高效务实推进,勤恳沉稳,奋力追赶卓越,做到再接再厉,服务学生,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