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猪倌”科学家的执着与坚守
发布日期:2024-04-12 11:02:44 来源:统战部 作者:张惠

人物简介】吴德,1967年生,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四川农业大学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母猪营养研究上执着坚守了33年,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母猪营养一号人物”,带领团队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个人荣获“民盟中央纪念民主同盟成立70周年先进个人”“四川民盟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胸怀梦想者逐梦前行,登高瞭望者声震长空。如果身上没有一股永不言弃的拼劲,也许到现在吴德还只是一名普通的猪场工作人员,如果遇到困难没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民盟全国先进个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荣誉就不会被他收入囊中。只争朝夕的“拼”字精神,便是吴德披荆斩棘、坚守初心的有力武器。

潜心求学问道

主动成为“一线猪倌”

“川农大改变了我的命运,川农大铸就了我的成功。”谈及成长之路,吴德对这个梦想起航的地方充满了感激。

1987年,从四川南江走出的农村小伙儿吴德,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尽管当时家人极力反对,认为去农业大学读书就跟在农村种地一样,但吴德还是决定前往就读。因为自小在秦巴山地长大的他,目睹了农民的艰辛,他暗暗许诺,要用技术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减少农民体力付出,提高粮食产量。

大学四年,吴德始终对学习保持着兴趣与激情,把在外学到的种植技术带回家乡,解决了南江因海拔高导致水稻产量低的局面。同时发挥专业所长,把畜禽饲料添加剂带回家乡销售,促进了当地猪牛羊生长。

本科毕业后,表现优异的吴德顺利留校任职,一开始是在宣传部从事行政工作。“但后来,我觉得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更能够解决三农发展的核心问题”。于是吴德主动向学校申请,到动物营养研究所的试验猪场做起了“猪倌”。

“当时猪场养了100多头母猪,猪场里除了门卫、打料工人和我,就没再请工人了。喂猪、打扫猪圈、给猪打针就是我每天的工作。”回忆起早年的养猪经历,吴德坦言那仍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听闻研究所里的读书报告有声有色,吴德想去听听的想法日益强烈。由于听报告的师生很多,去晚了只有站着。那天,一位老师看到坐在椅子上的吴德,吼了一句:“这是研究生的报告,你来听什么!听也听不懂,快回猪场做自己的事情。”吴德离开了会场,转身的刹那,泪水流了出来。他下定决心,要报考硕士研究生。

没想到的是,羁绊如影相随。当时要取得在职读研的资格,既要有所里的同意,还要有学校的盖章,吴德前后跑了53趟师资科,问情况,问进展,这份执着让人动容,终于如愿以偿获得报考研究生的资格。但仍有人断言他考不上,因为他学的是俄语,对英语一窍不通。为了攻克英语难关,他准备了一大箩筐的英语书和复习资料,连续日夜苦读,直到将1万2千多个单词熟记于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于1994年顺利考上了硕士研究生,这也让吴德的科研视野变得开阔起来。他发现传统养猪方式太辛苦、太艰难,饲养员付出的劳动与养猪生产的效益形成强烈反差,回报率低。

“我每天早上6点准时到猪场研究分析,回家吃完晚饭后马上又返回猪场。”当时,研究母猪营养的非常少,因为母猪的研究周期长、实验成本高、成果压力大。但吴德不怕“坐冷板凳”,他认为这是一块可以大展拳脚的空间。

后来,随着饲养方案不断创新,且恰遇猪价上涨良机,仅一年时间,吴德便靠着养猪为课题组挣回了20多万元,改变了以往一直亏本的尴尬局面。

埋头科研攻关

成为中国“母猪营养一号人物”

四川是养猪大省,但母猪的生产效率始终不高。在吴德看来,“要妈妈好后代才好”。

为了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6年时间里,吴德先后经过多轮杂交实验,通过适度的横交固定,筛选出了一个最佳组合,并通过优化繁殖、营养等技术,构建了筛选品系的综合配套技术,与新选品系配套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功让单头母猪的产仔数由原来的9.5头提高到14.5头,让整个母猪种猪的数量减少了40%。

2005年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他发现猪的卵巢上有很多卵泡,只有大卵泡可以受孕,小卵泡不能受孕。那是否可以通过营养让小卵泡成为大卵泡,从而提高受胎率呢?他把这一想法与导师进行商议,导师很兴奋,立刻让他去做实验。

由于留学时间有限,为了缩短研究周期,吴德把实验的强度提高到极致。别人一天做1批细胞实验,他就做4批,每天中午只留给自己10分钟吃饭时间。朋友们都说他是访问学者中的“疯子”,但这位“疯子”最终在繁殖领域最权威的杂志发表了论文,大家对此惊叹不已。

回国后,吴德带领团队首创了母猪系统营养原理,揭示了饲粮脂肪对母猪情期启动、淀粉对卵母细胞成熟、纤维对卵泡发育的重要作用及机制。他们还发现了营养改善胚胎存活的三个主要途径,建立了提高母猪发情配种率、降低妊娠母猪胚胎死亡率、增加母猪泌乳量的系统营养技术方案,并研制了生产饲料新产品9个。

据不完全统计,吴德和团队在营养调控不同生理阶段母猪繁殖机理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直接推广面达500万头母猪,母猪单胎和终身繁殖力提高20%以上,累计生产优质肉猪5亿头,获直接经济效益115亿元。后来“母猪系统营养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母猪领域的第一个国家奖。

随着科研的持续深入,吴德带领团队围绕畜牧业面临的优质种质资源缺乏、营养及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等重大“卡脖子”问题开展科技攻关,构建了西南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技术体系,育成天府肉猪、天府黑猪、鸡鹅鸭等“天府”系列国审品种9个。在《Nature Genetics》《Cell Research》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先后获得104项国家项目,35项国家基金,并于2023年成功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从“猪倌”到科学家,吴德在母猪营养研究上执着坚守了33年,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母猪营养一号人物”。他常常以自己的经历告诫他人,科学研究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不是一阵子的坚持,而是一辈子的坚守。

赓续为农初心

当好“三农服务”代言人

“由我校选育的天府黑猪作为‘四川回锅肉’专用品种,让回锅肉的美味回味无穷……”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吴德重点介绍了学校在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中所取得的突出成效。

作为一名来自农业战线的代表委员,吴德自我定位就是“为农业建言”。2022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重点讲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要求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深耕农业领域30余年的吴德,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保持亿吨,玉米产需缺口2000万吨左右,大豆、玉米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大隐患。四川农业大学历时22年攻关,并两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加以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保证玉米产能不减,大豆产能又大幅提高。为实现该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大面积应用,吴德提出了成立国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议,以期从国家层面加大投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玉米大豆短缺问题。

“建言献策,最要紧的是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主动把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吴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2018年先后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每年都要深入乡村实地调研,用双眼去发现问题,用双脚去丈量大地。

2018年,吴德用了近一年时间,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凉山州西昌市、攀枝花市米易县、成都市金堂县等12个县的37个村庄,对不同区域的乡村振兴差异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村普遍存在人才资源匮乏、人才外流严重、人才教育缺失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关于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难题的建议。

2019年,吴德深入脱贫攻坚和乡村一线调研时,发现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大短板,而高农业补贴又恰恰是全球众多农业强国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为此,他提出通过颁布《农田建设条例》,实现分区分类指定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确保中央财政、地方预算和社会资金三方投入能够落实落地。

2020年,两会刚刚结束,吴德又带领团队成员马不停蹄地前往凉山州雷波县、布拖县等深度贫困县,一方面调研扶贫方式对当地产业的带动效益,另一方面了解乡村振兴中农业的发展问题。由于很多村民提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他又专门提出了关于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

6年时间里,吴德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种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安全保障立法等农业议题建言献策,累计提交了31份提案议案及社情民意,2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做重点发言。提出的意见建议先后获得了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采纳,其履职风采也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近百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时至今日,吴德依然以“无德无才”自谦。他坦言,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未来将继续恪守“服务三农”初心,切实扛牢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端稳老百姓“肉盘子”的使命担当,为三农事业发展做出更多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