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生化,必有一挂,逢生必死,逢理必挂”,这是在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头禅,虽然只是一句调侃,但也客观反映了生物化学课程的难度非比寻常。
如何讲好生物化学这门晦涩难懂的专业基础课程,带领学生去探寻生命奥秘,阐释生命现象,成为了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无党派人士陈惠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目标。
爱校如家:回归母校的川农人
1984年,年仅22岁的陈惠从四川农学院(学校前身)土壤与农业化学系毕业后,前往荥经县农业局土肥站担任技术干部。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她于1987年被调回了学校基础部生化教研室工作。
谈及这段特殊的返校经历,陈惠仍然感慨万千,而最让她感激的是时任基础部部长的刘守恒先生。由于当时学校师资队伍匮乏,刘守恒先生主动找到了大学期间成绩优异的陈惠,希望她能够返校支持教学。这对当时已经在荥经成家且刚怀孕不久的陈惠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怀着对母校的浓浓深情,她还是毅然选择了返校。不曾料想,返校过程却异常艰难,由于陈惠业务能力强,当地不同意放人,刘守恒先生更是多次前往荥经沟通协调,耗时半年才成功回归母校。
只身一人回到学校时,陈惠已经怀有7个多月身孕,被安排在和平村的一个集体宿舍居住。没有厨房和厕所,洗澡也只能自己提水到工棚去洗,尽管住宿条件与荥经的两间一厨有着天壤之别,但她深知不能屈服于当前环境,首要的事情就是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然而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和生物化学专业还是存在极大差别,要完全掌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为了帮助我尽快熟悉生物化学领域,时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的端木道先生,安排我随班听他的课,学习《高级生物化学》和其他老师的《细胞生物学》《生物统计》等一系列生物学课程。端木道先生知识渊博,讲课时循循善诱,让人在轻松中学到了知识,无形中长了见识,他的授课方式也潜移默化影响到了我。而其余老先生们也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了我很多关心,让我倍感温暖。”回忆起这段经历,陈惠充满感激地说道。
也正是这段跟随端木道、刘守恒、杨婉身等老先生学习的经历,让她明白教学容不得半点马虎,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绝对不能随意走上教学课堂。从助教到讲师,经过了三年多的刻苦钻研、勤奋学习,陈惠终于踏上了三尺讲台,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她便立志要认真做好教书育人这一良心工程,带领学生去探寻生命的奥秘。
教学科研:专业基础课程的带头人
生物化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但由于学科本身重难点多、直观性差、知识点繁杂,不仅学生学起来费劲,老师如何把晦涩难懂的生物化学知识阐述明白,让学生易学易懂,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不能就理论讲理论,必须将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这才是讲好生化课程的首要秘诀。”谈及如何讲好生化课程,陈惠如是答道。例如在讲到嘌呤代谢时,她会抛出“人为什么会痛风?痛风是由什么原理导致的?如何预防痛风?”等一系列问题,在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再详细阐释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关节急性疼痛,需要通过摄取碱性食品降低血清尿酸浓度等方式预防痛风,使学生在有趣实用、富有思考的练习中,也从更高层面上来认识和理解生物化学专业知识。也正是在陈惠不断的探索实践下,生物化学这个曾让许多人学起来倍感枯燥、乏味的课程,在她的课堂上变得活泼、生动了起来。
“听陈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她总是能够启发我们思考,也特别注重和学生互动,节奏把握的特别好,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就掌握了那些难懂的专业知识。”一位听过陈惠课程的同学反馈到。
“生物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充实新知识,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用。”对于从教33年的陈惠来说,对教学内容已是非常熟悉,即使不用备课,也可以信手拈来讲上一整天,但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次上课前,她总要提前花一些时间,很认真地梳理一下课堂内容,及时补充一些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
生物化学是我校农学、林学、动科、食品和生物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生数量庞大、基础参差不齐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如何唤起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对该课的兴趣,启迪他们积极思考,这就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日常生活中,陈惠会花费大量时间去主动学习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前沿知识,并根据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灵活运用在课程教学中。她说,上完一堂课很简单,但要上好一门课却很不容易,只有花大气力认真地备课,才有可能将理论知识了然于胸,讲课时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也才有可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也正是在陈惠及其带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基础生物化学》于2004年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于2015年入选第一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负责人,陈惠深知教学与科研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只有不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但谈及2006年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饲用植酸酶热稳定性的定向进化”时,陈惠仍然无限感慨。因为当时国内尚无适合植酸酶活性和热稳定性突变体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平台,面对没有参考学习的困境,陈惠便带领团队从无到有自筹自建。用培养细胞的96孔板进行微量培养,微量测定,在不断的试错与改进中,历时三年时间,终于建立了植酸酶基因定向进化,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平台,并利用定向进化技术,筛选出酶活和热稳定性提高的产植酸酶突变菌株。
通过多年努力,她已经在学术上形成微生物酶工程和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科学研究方向,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和参编著作6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8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件。通过科研实践,陈惠将研究成果充实到课程内容之中,将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融入课程体系,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带入课程教学,在学生群体中广受好评。
人才培养: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陈老师是我们整个团队的灵魂人物,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去探寻生命的奥秘。”“和陈老师在一起,没有压力感,很随和,也很亲切。”“陈老师对我们很尊重,很愿意和我们交流,能做陈老师的学生很开心,很幸福!”……谈及对导师陈惠的看法,学生们幸福甜蜜地向笔者说到。
与大多数导师不同,陈惠管理学生的方式较为独特,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松散管理”,不要求打卡、不做论文发表要求、学生熬夜做实验还要劝他们早点回去休息。但学生们却个个目标明确,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待自己的学业,连发多篇高水平论文、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刘默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学生们之所以目标明确、高度自觉,则是缘于陈惠与每个人的那场特殊谈话。每一个刚报到的学生,陈惠都会与他们做一次直击灵魂的谈话,帮助他们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在校期间需要夯实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否则无论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没有核心竞争力等现实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学习。“每个人的人生都由自己把握,我不会帮他们做决定,但我会在他们做决定的时候,帮忙拨开那一层层迷雾,让他们更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目标和方向。”陈惠说到。
松散不等于散漫,也不等于不闻不问。尽管陈惠不会对学生做学业上的硬性要求,但她时时刻刻都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课余期间,陈惠总是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和实验室,了解大家的实验进展情况,随时为学生解疑释惑。
今年寒假前,博士生孙文君在植物房种了大量实验材料,原本以为回家过了春节很快就能返校,却不曾想因为疫情,整整5个月没有回来。而这些植物一旦死了的话,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实验进度,甚至毕业也会受到影响,正当她无所适从的时候,陈惠主动提出去给植物浇水、拍照,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也让实验得以顺利开展下去。
“科学研究本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我容许你们的实验失败,但失败了一定要总结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是在每周的读书报告和进展报告会上,陈惠经常对学生说的话。对于每一个实验进展不顺或者实验失败的学生,陈惠从来不会劈头盖脸地骂大家,总是就事论事,与大家一起查找原因,共同解决问题。如果是欠缺某领域的知识技能,那就邀请该领域专家前来授课;如果是实验经费不足,那就赶紧追加经费;如果是仪器设备不达标,那就帮忙协调更高端的仪器……如此种种,陈惠总是倾尽全力为学生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
而在生活中,陈惠更是给予了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爱。2013年芦山地震时,刘默洋恰逢研一,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他,被这场地震吓坏了,正当他们惊魂未定、不知所措的时候,陈惠很快就来到了他们身边,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为他们联络新的住所,在安顿好大家以后,还特意拉来了整整一后备箱的食品,保障了他们后续几天的食品供应。“那一刻觉得地震一点也不可怕了,因为陈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就像春日里的阳光,给人无限温暖。”回忆起当年那一幕,刘默洋充满感激地说到。
作为一名资深教师,陈惠也对课程组新进的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活动,既严格要求,又百般呵护,相互听课,探讨教学问题,努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环境。
此前,一位来校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因为本身并非生物化学专业出身,再加上教学经验不足,被学生投诉要求取消授课资格。出于提携后辈、关爱新人的本心,陈惠主动找到学院求情,请求保留这位青年教师的授课资格,并为其承担下了“最难搞”班级的授课,也挨着去听该教师所授的其余课程,及时给出改进意见。正是在陈惠的指导帮助下,这位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获得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现已成为了生物化学课程的主力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引导学生探寻生命奥秘的道路上,陈惠已经走过了33个年头,如今她的学生大多供职于科研院所和生物研发机构,正循着她的脚步继续探寻。她也期望自己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生化人,让他们在探寻人生奥秘的道路上学有所成,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