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未改鬓毛衰 稻花香里说科研
发布日期:2012-04-12 15:50:48 来源:宣传部 作者:杨娟

——记省杰出科技成果奖获得者、原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盟员黎汉云研究员

黎汉云研究员如今已七十二岁高龄,虽然离开家乡已五十多个年头,但对作为广东人的他来说,以“乡音未改鬓毛衰”来形容甚为贴切,可对于我,黎老浓厚的口音和脱口而出的专业术语让我的采访非常吃力。他看出我的困难,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重复讲解,还不时在随身带的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在听他讲述科研道路上的诸多经历的过程中,居然让文科出身的我懂得了不少复杂的培育杂交水稻知识。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成派”、“八二六派”在雅安武斗很厉害,学校破坏严重,整个学校的工作都瘫痪了。作为已被打为“右派”的黎汉云两派都不参加,他说:“当时我就坚信,尽管现在两派斗争激烈,但最终都会联合起来共同搞好教学、科研和生产。”在同样躲避武斗的李实贲老师指导下,黎汉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当中,他担心再不把中国的粮食问题解决,一切就晚了。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他得到了邹开翼老师的支持,他拿着邹老师交给他的200元钱,带领两位工人在20多亩的地里开始了自己的研究。挑粪、施肥、播种、栽秧,样样都得亲自动手,就是在那期间,他们完成了地理远缘杂交二代、三代的选育,为日后育成系列冈·D不育系奠定了基础。回忆起那段日子,黎老很豁达:“那个时候的生活哪有现在这样丰富啊?!生活简单,组织安排干啥就干啥,没有价钱可讲。看到科研工作仍在继续,心里也乐滋滋的。”

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步上正轨后,1984年,针对主推组合重感稻瘟病、产量优势不突出、制种产量低等特点,黎汉云研究员育成了新品种D优63;1986年,针对水稻育种遗传基础狭窄,育种效率低及产量无重大突破等问题,他又率先育成了大穗型高配合力不育系冈46A,以此组配出冈优22、冈优725和冈优527等30余个杂交稻高产抗病新组合;在77年—96年二十年间,他不断探索,利用国外优良品种进行复合杂交,于1996年分离世代单株品质、稻瘟病和配合力鉴定选育的重穗型恢复系蜀恢527,经同行专家鉴定属国际水平。

众多新成果的选育成功,源自黎汉云研究员在科学上的不断追求,他说:“水稻育种就跟其他产品一样,需要不断换代。我啊,除了下田还是下田!”上世纪70年代,同一研究室的周开达老师事务繁忙,杂交稻选育的主要工作落在黎汉云的身上。他在雅安与海南两地来回奔波,为了加速育种进度,在75、76年间还去南宁秋繁,马不停蹄地一年搞三季杂交稻的培育,其中艰辛可想而知。1978年,他的胃溃疡复发,领导多次催他去医院治疗,他却不愿放下手头的工作,忍痛坚持授课和进行科学研究,终于,虚弱的身子难耐8月的酷热,黎汉云因胃部大出血晕倒在网室。住院期间,他仍安排指导金阳县派来的4名学员进行科研工作,胃切除术后的一个半月,他的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便又走上了讲台、走进了实验室、走到了田间地头……

能取得种种成绩,还离不开黎汉云研究员不迷信权威的性格特点,对科研方向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1986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思路,即育种方法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一系法,朝着程序由繁到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87年被列为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的重点课题,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各省市纷纷响应,有人还把坚持“三系”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称为“迷路君子”。但是,在合肥举行的全国杂交稻会上,黎汉云从生产的迫切需要和四川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顶住压力,旗帜鲜明地告诫大家:我们必须坚持右手抓“三系”,左手抓“两系”。1989年他在厦门会议上又进一步阐明他的观点。他说,即使“两系”研究成功并优于“三系”,两种杂交稻也有好几年的共存期,如果“两系法”尚未成功就放弃三系杂交稻,我们会吃大亏。他的远见和实事求是的观点得到了四川省农业厅和省种子公司负责人的肯定和支持,使四川省杂交稻育种坚持了正确的指导思想,避免了“两系”过热的干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得四川的杂交水稻在全国水稻育种徘徊于“两系”和“三系”之间的几年里,由使用外省品种为主迅速过渡到以使用本省育成品种为主,杂交稻种子由自产自用为发展为种子输出大省,形成了规模和效益均很可观的种子产业,使四川在全国水稻育种研究和种子生产领域逐步走到了其他各省的前头。

如今的黎老年事已高,加上身体不好,行动比较缓慢。从他慢慢转身离去的背影中,我看到这位身材瘦高的科学家瘦削而黝黑的脸,仿佛回到他年轻的时代,看到他头戴草帽、脚穿拖鞋,卷着裤腿,背着100多斤的粪在田里施肥的情景,在清晨6点多钟的晨光中,他的身影高瘦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