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4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降萤召开科技大会,表彰该省2005年度科技成果奖获得者。武汉大学生物系1958届校友,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四川(也是当年该奖项唯一获得者)。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亲自为黎汉云颁发奖励证书和50万元奖金。
四十年耕耘,硕果累累
已是古稀之年的黎汉云获得此项大奖不是偶然的,在扎根四川达半个世纪,在由田间——实验室——田间的风雨兼程中,黎汉云在水稻遗传育种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上可谓硕果累累。例如:他首创聚合杂交早代配合力测定,人工制保选育不育系的新方法;利用国外优良品种组织复合杂交,分离世代单株品质分析、稻瘟病和配合力鉴定选育恢复系的育种新途径;在研究杂交稻性状遗传规幸、分析亲本优缺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配出多个强优杂交稻新组合,促进了杂交水稻科学与相关技术的发展。
黎汉云先后育成优良不育系和恢复系8个,组配了“D优63”、“冈46A”和“蜀恢527”系列杂交稻新组合11个。参与或与其他单位合作组配成杂交组合42个。申请保护品种5个。这些组合多年在省内外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累计推广4.9l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227.6亿元。为四川省杂交稻种子产业跃升全国种子产业化第一大省做出了重大贡献。
基于上述一系列成果,1978—2009年间,黎汉云作为主持人或骨干成员共获国家或省、部委级重大成果奖14项。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有以下7项:“水稻冈型不育系与冈型杂交稻”获1978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杂交稻D优63”获198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获1988年国家发明一等奖;“中熟杂交稻高产新组合冈优22”获199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优良不育系冈46A的选育与应用推广”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的选育与应用研究”获200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骨干恢复系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等。此外,黎汉云还被四川省授予劳动模范(1989),教育部及科技部授予全国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1990),以及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先进工作者并获重奖(1992)。1991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变逆境与挫折为人生机遇
黎汉云能取得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和荣誉实属不易。作为曾与黎在武汉大学同窗共读四载的老同学,我深知其人生旅途的艰辛,也深知他在水稻科研与教学,特别是杂交稻选育与应用研究工作中付出的巨大心血。因为在毕业那年(1957年冬)黎被错划为“右派”,成了当时政治上的“另类”,苦不堪言。1958年毕业被分配在地处雅安的四川农学院(现为四川农业大学)工作时,他不能像一般本科毕业生那样当助教,只能作“教学辅助人员”(每月只有26.5元的最低生活费)。他先在学校农场劳动一段时问后被安排在生物系协助培育小球藻。1963年春调到稻作研究拳,从此他与水稻结下了终生之缘。在武大上学叫他所掌专业本足动物学(而且还特别加注“水生生物学专化”),毕业生大多从事淡水鱼类或水产养殖方面的科研或动物学教学工作。但黎汉云完全服从组织安排,不论是培育小球藻.还是搞水稻育种工作,他都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毫无怨言。到稻作研究室后,根据工作需要,他就把自己定位在水稻科研上,一干就是40年。何曾料到,这竟然铸就了他杂交稻育种研究事业的辉煌。黎汉云说这得益于在武大求学时打下的扎实的生物学理论基础。谈起当年武大非常重视教学,生物系何定杰、孙祥钟、公立华、载伦焰等教授亲自上基础课的情形以及教风、学风、师德都很好,黎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运动席卷全国大地,大量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闹革命,而无权参与“运动”的黎汉云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消极悲观,而是把冷清和孤独转化为潜心水稻研究和充实提高自己的农业生物学、植物遗传育种理论水平的绝佳机会。他把学校农场二十几亩水田,规划成水稻试验基地。1967—1968年,雅安发生大规模武斗,黎就在身居(雅安)河北街而不能返校的稻作室主任李实贲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李老师从非洲带回的稻种资源,冈比亚卡(Gambiaka)、Dissi D52/37等,与我国早籼矮稻良种杂交后代作材料,带领两位农场工人坚持在田里搞试验。他既当技术员,又当工人。缺乏试验经费,他千方百计争取到200元拨款,购买化肥、农药;缺少劳动力,他亲自背一百余斤的肥料下田,并请得空的教职工帮忙(义务劳动)。几经挫折和不懈努力,黎汉云终于完成了地理远缘杂交二代、三代的选育,为以后育成的“冈D型”不育系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他的孩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从1975年起,为了加快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度,黎汉云分别在雅安、南宁及海南做杂交稻选育试验,因而他常常奔波于三地之间。那时他的夫人和小孩都在广东兴宁的农丰村老家。他微薄的工资(1963年前月工资仅26.5元,大约为同届毕业生工资之半,1963一1976年间为45.5元,仍低于助教工资)除了养家,还要赡养老人,因此,其经济状况之差、生活之艰苦可想而知。他的三个幼年子女也因营养不良患了夜盲症。面对生活的艰辛,黎汉云没有退却,仍坚定地前行。熟悉黎的同事评论说:他对杂交稻研究的痴迷甚至到了忘我的境地。在儿子黎文6岁那年,黎从海南做试验后顺道回老家看望家人,进村后他牵着儿予的手,居然问是谁家的孩子,而年幼的儿子也没认出这位风尘仆仆的“农民”就是自己的亲爸爸!在儿女们心中,父亲就像一只候鸟,每年一次的短暂归来,就是最难得的一次团聚。即使在1979年春节后,黎汉云把老二黎文带到了雅安,由于经常外出工作只好将孩子托付给同事帮忙照料。每谈及此,黎总是打趣地说:“这孩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早在1960年前后,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黎就患上了胃溃疡病,但他从没有叫过苦,一直坚持工作。1978年他胃溃疡复发,仍带病坚持科研并兼四个班的教学工作,领导多次催他看医生,他都因工作忙而延误医治,直到胃部大出血晕倒后,才被急送医院作了胃切除手术。住院期间仍念念不忘工作,并负起凉山州派送的四名学员的指导工作。术后一个半月,其病体尚未康复,便又走上了讲台,走进了水稻田。
“除了下田还是下田”
1991年,四川农大水稻所迁往温江县,黎汉云再次远离家人(他和他的家人经历15年两地分居后,于1981年才生活在一起)。他一人住进了研究所,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原因是只有在清晨6点至8点才能进行常规水稻杂交操作;而烈日当空的正午才能观测、鉴别不育系的败育情况。因此,每当早晨露水甚多,午问日晒至烈之时,黎却是头戴草帽,高卷裤腿,并系上齐腰的塑料布,汗流浃背地泡在热过皮肤温度的水田里。……就这样,整整13年,黎汉云执著如初,干劲十足,一直坚持到2003年退休(这时他正好年满70岁)。当人们问他何以那么执著,何以取得那么丰硕的成果时,他却淡淡地说:“其实没有什么,我只是除了下田还是下田。”
在专注自身科研的同时,黎汉云也十分关注四川乃至全国的水稻发展动向,在全省及全国举行的杂交水稻会议上,他多次提出有价值的独到见解,为政府有关部门出谋献策。作为全国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他也积极建言献策。例如在2000年全国政西会议上他提出了“调整稻米结构”的建议,在2001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又作了“稻米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的发言,均受到会议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尽管黎汉云到1981年才得以真正享受与其他科研人员同等的经济和政治待遇,1987年升为副研究员,1989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但他治学严谨、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淡泊名利、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早已是众口皆碑。面对成绩和荣誉,他从不居功自傲。不仅将多数科研成果无偿地回报社会,而且为了水稻育种事业后继有人,他常把年轻人推上前沿。党和政府发给他的奖金,他不但分给参与科研的同事们,还拿出部分上交“民盟”组织作为他的盟费。如今,年已78岁的他虽已退休在家,但仍时时关心杂交稻的研究进展,尽力为农大、为社会发挥余热。2010年教师节前夕,四川农大党委书记邓良基慰问黎汉云时称赞他在师德、师风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全校教职工做出了榜样,“称得上是‘川农大精神’(即: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真务实)的缔造者之一,值得全校教职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