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有涯愿无尽——民盟盟员李大福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2-06-18 21:59:13 来源:统战部 作者:杨雯

读大学在这里,工作在这里,他这辈子最美的年华都留给了川农。他深爱半生相伴的事业,深爱这日益成长发展的校园,年近百岁,他说:"死也不离开川农!"他就是我校园艺学院退休教师、民盟盟员李大福。

忘我

1942年,全国尚在抗战中,27岁的李大福刚从川大农学院毕业了。学院老师找到他问,愿不愿留下?爱侍弄果树的他一口答应,留校任园艺系助教。当时的他并未意识到,此生将与果树结下60多年的难解情缘。

从成都的狮子山农场,到雅安,再到西藏昌都、芒康、波密,为调查苹果资源而忘我奔波,直到70岁他依然坚持不辍。

为搞调查,李大福领着一群年轻人深入川西、西藏苹果产地。"这么大年龄还多次进藏区调查,这种精神实在让我们感佩。"李焕秀清楚记得1983年毕业留校跟着大福老师调查苹果资源的情形。那时的大福老师已年近古稀,是调查组里年纪最长的,到海拔4、5千米的地方搞起调查来却比年轻人劲头还足。他们高山峡谷走过,公共汽车赶过,军车搭过,汽车到不了的地方,手扶拖拉机也凑合过。喝凉水、啃馒头,车坐得久了,年轻人都觉得颠得骨头疼,大福老师却从没抱怨。

当年路况很差,一路各种艰苦和危险。最让李焕秀难忘的是一次从甘孜州回来,道路在两侧高山绝壁和万丈峡谷相夹下蜿蜒向前,经过一个急弯时一辆货车突然迎面飞驰而来。一边高山,一边深渊,避让不及的两车差点对撞。等下车一检查,才发现吉普车车头已经被挤扁,有惊无险的他们无不一身冷汗。"李老师不为名不为利,全凭一种执着、热爱,只想要把四川的苹果资源搞清楚,为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常年在外,他和家人一年难得相聚。"他工作起来真是不要命。我们在外地读书,每个假期回来都见不到他。"女儿现在仍对父亲有些抱怨。

仁者寿

唯仁者寿,大福老师今年初刚满了97岁。他的这一生淡泊名利,生命中绝大部分热情被投入了事业和爱他人。

外出调查、开会,若恰好到了亲朋所在的城市他会去看看,但所有的这类车票绝对撕掉,绝对"不占公家便宜"。90年代末搬进现在家前,他一直住在老房子里,墙上糊的泥掉了,竹篱笆都露出来,他找来报纸、画报用图钉摁上堵住,照样安然度日,直至老房子被拆掉。退休后被返聘工作两年,他不求回报,只说"学校现在困难,大家该一起来帮学校分担。"

他是学校最早评出的为数不多的几名副教授之一,但直到退休他仍然是一名副教授。作为学校果树元老的他,照理有很多机会为自己"谋划",可他没有。某年全省大规模评定职称,他就是评审小组成员。但评审材料工作量太大,那段时间常常凌晨两三点还能见到他家窗户亮着灯。一想到评审工作还得赶时间,可不能耽误了同志们晋升职称,他便将给自己准备职称申报材料的事放在了一边。好多人为他惋惜,他反倒并不太在意。

仁者爱人。早年间工资难得涨一次,好不容易遇上,他想到的是"钱多了也没用,有饭吃就行了",把机会留给家里孩子多的同事。他尽力帮助年轻人成长,为年轻教师发展深造创造条件。三年自然灾害,家家生活困难,好多学生因为营养不良出现不同程度浮肿,李大福心疼得不行。于是,他每月领到的国家配给高级知识分子的一点清油和黄豆,加上自己种的厚皮菜被他派上了大用场。对于果59、果60级同学来说,被叫到大福老师家"改善伙食",就成了他们一生难忘的记忆。

愿无尽

"我每天看见祖国成长、健壮,伟大的建设正在开始,光明灿烂的前途摆在眼前。我该用什么态度去迎接他呢?我只有热烈地参加到建设祖国的伟大行列中去,我爱我年轻的祖国!"新中国的成立带给李大福难以抑制的激动,年轻时的誓言成了他一生的追求。他把几乎全部热情投入工作中,完成教学任务,担任农场场长、工会负责人,担子压来他从无抱怨和倦怠,只是利用一切时间来搞好农场和教学工作。他的家里现在还有好几只大皮箱子,装的全是他多年的工作笔记。

对于川农这块土地,他熟悉、亲切,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1956年学校迁校,因为农场场长和工会负责人的身份,李大福被老校长杨开渠派作先锋,先期到雅安接收土地,测量划定校园范围,置地开辟新农场。退休后,只要有时间,他就爱到校园的角落走走看看,爱到老板山脚下去看看长眠于此的老校长。他舍不得离开这里,外地工作的女儿女婿只好退休后搬到雅安来照顾他,并遵照他的想法,在龙岗山公墓为他买下了一方墓地。

2008年他身体状况一度很糟,住院半年好不容易才出院。趁着一天天晴,女儿女婿用轮椅推着他一直走到学校农场最深处,指着不远处的青山,告诉老人归宿就在那里,"是能够望得见川农的地方"。老人浑浊的眼睛好像突然绽放了光彩,连说数声"好!好!好!"

前两年大福老人患上了白内障,听力也大大衰减,他才不得不停下整理果树资料的工作。"比如西藏有种桃寿命有几百年,每年还发小枝、结果子,当时调查得很细致,在昌都调查的资料也很多。""我现在基本是个瞎子,这些资料没人整理出来,太可惜了啊!"如今,老人犹自期待着将自己未完成的工作交予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