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具有政治性,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
人民政协在结构上由政党、人民团体、社会界别及其社会精英组合而成,是中国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大联合、各界别大合作、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大交流的人民民主实行形式。政协界别的构成打破了区域性、行政性的壁垒,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人民政协结构上的这一特点,是人民政协的优势所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对于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民政协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具有资政性,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则是政治协商的延伸和拓展,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视野更加宽广,活动更加经常,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而人民政协上达中央,下联各界,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畅通,是党委和政府及时了解社会各界的利益诉求的重要环节,从而使决策更能兼顾各方要求,更具合法性和正当性。人民政协位置超脱、智力密集,可以为党政决策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议政建言既有专业的深度,又有社会的广度,广泛集中民智,可以促进党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挥人民政协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有利于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提高决策效率和贯彻执行水平。
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具有统战性,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共同的政治基础。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决定了其协商民主鲜明的统战性。人民政协由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组成,本身就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把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的代表人物吸纳到政协组织中来,进一步扩大了协商民主的主体范围。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营造敢让人说话、能让人说话、鼓励人说话和欢迎人说话的团结民主、合作共事的气氛,使得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和愿望得以表达。使得各种见解、观点和意见互相比较、相互补充、相互修正,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充分的协商和酝酿,求同存异,最大程度上达成一致和共识,为执政党科学民主的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智力支持,从而形成一种包容、和谐的政治文化。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具有政党合作性,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
人民政协是我国唯一由所有合法政党参加并在其中活动的组织,是各党派的协商机关,是政党性质的机关,它为协商民主构建了平等合作的政党关系。人民政协成立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包括各民主党派人士在内的全国各族各界人士一起,在人民政协的平台上光荣地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在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中,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和政协领导成员中占有较大比例,随着民主党派“参政党”性质和地位的确立,人民政协日益成为民主党派参与政治协商,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舞台。
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具有界别平等性,有利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公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政协承担的协商民主,体现的是“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现代民主精神,是公民实现平等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通过界别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各阶层群众是人民政协的显著特色,它不仅体现为政协参加单位的广泛性,而且还体现为不同方面政治力量的代表性。人民政协坚持平等协商,各抒己见,求同存异,鼓励提出批评,发表不同意见,并从制度上保证委员的话语权,包括参加政协的各党派、社会各界别人士、各少数民族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人士在内,在政协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通过政协集中上来的界别意见建议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能够让不同社会群体中各种意见和要求得到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具有包容性,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利益和谐,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首先是作为党的一项执政能力提出来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人民政协的协商属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的。人民政协充分发挥着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着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作用,按照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团结的面越宽越好的思路,努力实现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聚力量;人民政协充分发挥着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促进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基础;人民政协运用协商民主的形式,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推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政协委员利用专题研讨、考察调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困难,反映他们的意愿,传递他们的呼声,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构建了畅通的渠道,有助于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群众满意幸福、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教授、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