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合作初心镌刻在田间地头——学校党外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3-06-12 12:55:49 来源:统战部 作者:张惠 审稿:朱雨欣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在此背景下,四川农业大学党外专家积极响应学校发布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紧紧聚焦“肉案子”“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重大民生工程,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山林湖泊,积极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智慧力量。

抓好“肉案子”

培育壮大畜牧产业集群

“由我校选育的天府黑猪作为‘四川回锅肉’专用品种,让回锅肉的美味回味无穷……”在今年3月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校长吴德重点介绍了学校在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中所取得的突出成效。

作为学校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德长期从事种猪营养研究,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母猪营养一号人物”。虽然四川是养猪大省,但母猪的生产效率始终不高,在吴德看来,“要妈妈好后代才好”。

为了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吴德先后经过多轮杂交实验,通过适度的横交固定,筛选出了一个最佳组合,并通过优化繁殖、营养等技术,构建了筛选品系的综合配套技术,与新选品系配套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功让单头母猪的产仔数由原来的9.5头提高到14.5头。

据不完全统计,吴德及团队在母猪繁殖机理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直接推广面达500万头母猪,母猪单胎和终身繁殖力提高20%以上,累计生产优质肉猪5亿头,获直接经济效益115亿元。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母猪领域的第一个国家奖。

而学校党外专家把论文写在圈舍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杨凤、刘相模等数十位党外专家便扎根农村大地。刘相模教授退休后仍始终心系羊遗传育种发展,晚年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泡在羊场“与羊为伴”,即使因高度近视多次在羊场绊倒,也没能打消他的这份养羊热情。

新生代党外专家也继承这一传统,不断产出更多“顶天立地”的科技成果。民盟盟员张克英为解决市场上鸡蛋更安全、更优质的问题,跟鸡蛋“杠上”20多年,研究集成了“优质安全鸡蛋高效生产的饲料营养调控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民盟盟员李学伟牵头研制的种猪产肉性能和母猪年生产力的遗传评估软件和建立的猪场网络信息系统,为地区性或全国性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提供了关键技术,全国一半以上种猪场都在推广使用……正是一代代党外专家的薪火传承,才为保障全省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扎紧“米袋子”

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癌症”,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均有发生,一旦感染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严重影响水稻安全生产。

长期以来,民盟中央青年委员会委员、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学伟,一直深耕于水稻抗病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当他还是学生时,就经常在水稻种植季节里看到,包括中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周开达教授等在内的老一辈水稻人,几乎每日都扎在稻田里工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生产呕心沥血。前辈们的农业情怀和执着奉献深深感染了陈学伟,也使他真正爱上了自己所学的专业。

自2011年回国后,他就以稻瘟病菌为研究模式,带领研究团队与国内外专家合作,经过多年探索研究,终于发现水稻天然变异位点——编码C2H2类转录因子的基因Bsr-d1的启动子,揭示了病菌攻击寄主的原因和原理,不仅为水稻癌症“稻瘟病”找到了防治新方法,也为更广范围内的真菌病害防治找到了一条全新路径。由于该项研究为水稻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成果成功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也入选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除了通过科学研究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外,学校党外专家也积极奔赴在田间地头进行品种和技术推广。多年前,已年近七旬的民革党员毛祖进,专程扛了三麻袋高产水稻种子赴汉源县九襄镇,计划将这些优质稻种免费赠送给当地农户种植,不料却遭到对方拒绝,当地农户不相信他的种子能够高产,并要求写好赔产协议书,如果没有达到预定产量需要赔产。

面对农户提出的“无礼”要求,毛祖进没有放弃,经过调查研究,他签订了赔产协议,还诙谐地对大家说,如果增产了,要分点给我们吃。为了让农户们见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接下来的插秧、防虫及田间管理过程中,毛祖进多次到现场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获得亩产800公斤,比原来提高了200斤。当地农户心服口服,年终又主动找到毛祖进要种子,还特地送来了锦旗和200多斤大米,为当初的不信任表达诚挚歉意。

拎起“菜篮子”

夯实蔬菜稳定生产基础

“科技服务不是一阵风,我每年都要走遍四川所有地市州,调查了解蔬菜生产上遇到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它们。”民建会员严泽生,每年只有春节能休息一个星期左右,其余时间都在跟踪回访蔬菜产业,自驾里程超过20万公里、足迹遍布巴山蜀水200多个县。

在农户的印象中,严泽生是蔬菜治病能手,一眼就可以找到症结所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大棚蔬菜刚刚兴起,绵阳江油500多亩大棚苗子大量死亡,却一直找不到原因,得知严泽生是种植蔬菜专家,农户们辗转找到他,他到现场一看就明白了原因所在,原来大棚里的遮阳网挂在内部,没法控制温度导致了高温烧苗。“调整遮阳网的位置就行。”严泽生开出的药方既简单又有效。

进入新世纪后,乐山五通桥区种植嫩冬瓜发生枯萎病,只有依靠嫁接来防治,可惜由于技术不过关,嫁接存活率几乎为零。严泽生临危受命,负责到该地指导嫁接技术,成功把嫁接存活率提高到95%以上,次年当地1.2万亩的嫩冬瓜仅嫁接一项技术就增收3000多万元。

“乡村振兴不能停在口头、止于仪式。”因科技服务工作突出,连续两次被民革中央表彰为先进个人的民革党员郑顺林,长期深入布拖、普格等贫困地区指导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连续在凉山州进行马铃薯高产示范,亩产达5500kg以上,创四川马铃薯高产记录,有效带动了凉山马铃薯扶贫产业的发展。

除了开展科技服务外,郑顺林也充分利用参政议政契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先后撰写了多份意见建议,其中《落实落细“农林22条措施”开创川台融合发展新局面》被选为民革四川省委集体提案提交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并作为重要素材,被民革中央吸收形成《关于积极推进台胞参与大陆乡村振兴的提案》,以民革中央集体提案的形式报送全国政协后,被选为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重点提案,为做好祖统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端稳“果盘子”

巩固提升果品产业优势

“水果不会长在实验室,搞农业必须到一线。”民盟盟员吕秀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多年来,她走过18个地市州、100多个县、500多个乡镇、1000多个行政村,特别是成为四川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以来,她每年有200多天奔波在田间地头。在果树生产的关键时期,她天不亮就出发,在村里一干就是一天。被山上的树枝划伤了胳膊也无所谓,高温下呆在地里就是一下午,晚上回去洗脸的时候被晒伤的地方火辣辣地疼。

通过多年探索,吕秀兰创新性地形成特色扶贫模式:“建立一个基地,浓缩成一个样板,成为一个看点和亮点,带动一方产业,辐射整个行业。”

她带领团队先后在汶川县、茂县、汉源县、大凉山、理县、九寨沟县、屏山县等深度贫困片区建立葡萄、李子、甜樱桃科技示范基地40余个,推广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面积70万亩以上,增收40亿元以上,每年直接带动5000人脱贫致富,本人也因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只有将产业做大做强,我们的研究才真正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015年,九三社员罗培高挂职石棉县科技副县长期间,他发现八月瓜非常适合在类似石棉的山区农业县进行种植推广。为了做好产业发展的底层设计,罗培高指导石棉县组建了省内首家八月瓜果实加工企业,牵头制订了《四川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八月瓜》,为八月瓜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准入铺平了道路。

经过短短5年,他率领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完成八月瓜全基因组解析工作,在崇州现代农业研发基地打造出了一个高展示度的八月瓜科研基地,保存了全国份数最多、种类最全的种质资源,又从收集的1447份已挂果种质中筛选出了4份拟认定的优质抗病专用新品种,直接带动的省内八月瓜种植5万余亩。在他的倡导之下,我省的八月瓜种植业从无到有地逐渐建立起来了。

除此之外,把合作初心镌刻在田间地头的党外专家还有很多。无党派人士王永清带领团队耗时20多年培育全球唯一春天开花的“春花1号”枇杷栽培品种;民盟盟员李志琼长期从事水产养殖研究,主研完成的“鲟鱼高效健康养殖及鱼子酱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民建会员李焕秀主持的“泡制辣椒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研究,为三州发展“菜篮子”产业提供了新增长点;九三社员王文明以“保护植物,喂养世界”为理念,系统性地揭示了水稻miRNA调控稻瘟病菌免疫反应的网络与机制……

“科教兴农一老兵,涉水爬山两袖清。布衣草帽自平和,稻麦薯豆常记心。”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学校党外专家广泛在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农业科技指导,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站在新的起点,他们也将继续赓续合作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为全面服务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